在我的世界中让农民种地种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并掌握系统机制。首先确保村民职业为农民,可通过放置堆肥桶使其绑定职业,头顶出现绿色粒子特效即绑定成功。耕地需用锄头开垦为湿润状态(中间放置水源或下雨保持湿润),范围建议9x9模块化布局以优化耕种效率。农民会自主播种其库存中的种子(小麦、胡萝卜、马铃薯等),需提供至少3组同类种子以触发耕种行为。光照亮度需≥9(火把间隔5-6格),周围需设置围墙或地毯防止踩踏耕地。农民库存上限为8组食物,饱和时需通过交易清空才能继续耕种。
农民种地行为受路径寻路机制影响,需避免物理障碍或高度差阻碍移动。若村民停止耕种,需检查耕地是否干涸(颜色变浅棕色)、职业方块是否被占用或破坏。基岩版与Java版存在差异:基岩版对光照要求更低(亮度≥,但需注意村民数量过多可能导致寻路卡顿。自动化设计可提升效率,例如利用水流脉冲装置收割作物,或垂直农场节省空间。骨粉可加速作物生长,但需确保耕地湿润且未被遮挡。
当农民拥有12个胡萝卜、马铃薯或甜菜根时会产生繁殖意愿,需提供有效门(Java版)或床(基岩版)促进繁殖。新生成的村民将继承父母职业,扩大农业规模。高版本(1.20+)村民会优先种植库存相关作物,建议统一作物类型以提高效率。注意灾厄村民袭击可能中断耕种,需建造围墙或照明设施防护。
作物选择影响耕种效益,小麦种子易获取但需加工为面包,马铃薯单格产量高且可烤制提升饱食度恢复值。甘蔗需临水种植,西瓜南瓜需预留生长空间。利用漏斗和箱子可构建自动收集系统,减少手动收割成本。堆肥桶不仅是职业方块,还能将过剩作物转化为骨粉,形成资源循环。多人联机时建议划分独立农田区域,避免村民任务分配冲突。
后期可通过附魔(如时运)提升作物产量,或利用村民交易系统将农产品兑换为绿宝石。温室设计(玻璃顶棚+光源)可实现全季节耕种,特别适用于雪原等恶劣环境。红石装置可进一步自动化,例如侦测器检测作物成熟后触发活塞收割。注意定期检查村民库存状态,及时补充种子或清理冗余物品以维持耕种效率。